按照“提质、扩面、增速”要求,宁波市持续深化和创新工业企业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,4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2023年度工业企业“亩均效益”综合评价工作,全面实现评价结果“当年评、当年用”。
一是评价规模全省第一。全市完成工业企业评价6.3万家(其中规上企业10347家、规下52801家),同比增长13.6%;评价面积63.6万亩,同比增长7.6%;评价企业数量和评价面积均占全省比例均超三分之一,居全省第一。
二是全国率先实施地块评价。以工业土地使用权证登记面积(无证则以权属界限封闭面积)为评价面积,汇集地块上所有经营主体数据开展评价,“地主”及地块上所有工业企业共享评价结果应用,引导“地主”加强地块管理,积极引入优质产业(项目、企业)。全市共完成地块评价4.8万宗,并实现“2070”工业集聚区内地块评价全覆盖。
三是深化评价结果应用。将亩均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奖补、金融支持的前置条件,深化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,大力推广“亩均贷”、“入园贷”“腾换贷”等金融产品。今年以来,为783家A、B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216.98亿元,降低融资成本8600万元。实施工业企业“亩均效益”领跑者行动,遴选表彰优秀企业,提升企业的获得感。